20.4.10

《歲月神偷》偷走了我的感動


《歲月神偷》,一部口碑媲美台灣本土電影《海角七號》的港片,牽動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電影一開始就是片中的小男孩戴上一個圓圓的玻璃魚缸在街上溜達,音樂背景是一首老老的英文歌,牽動觀眾回到6、70年代的懷舊香港社會。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納悶為何小男孩總是戴著魚缸到處遊蕩,純粹是調皮小孩的作風麼?後來才知道,原來故事背景發生在1969年,那年太空人阿姆斯壯首次登陸月球,隨著電影播放的那首英文老歌叫《Dancing On The Moon》。因此,《歲月神偷》又名《1969太空漫遊》。

故事圍繞在一個以賣手工皮鞋為生的低下階層家庭,片中的爸爸是一個勞苦踏實的鞋匠,一直強調“做人最緊要保住個頂”,媽媽則堅持“做人最緊要信”。兩夫婦望著鞋店的招牌時,男人感概道“鞋”字半邊“難”,女人卻豁達認為“鞋”字也有半邊“佳”。其中一幕最令我印象深刻,女人穿上丈夫親手做的一雙鞋子,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以“左腳難,右腳佳”的信念,一步難一步佳的走下去。

在電影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非小男孩英挺帥氣的哥哥莫屬,簡直活像複製版的王力宏。功課好、運動佳、還會彈吉他創作的哥哥讓父母引以為榮、弟弟崇拜非常、左鄰右舍贊不絕口、深受師生歡迎、還有一個氣質巧柔的富家女友,堅持“第三名是輸,第二名也是輸,一定要拿第一名”。不過,這麼出色的人物,最終還是難逃天妒英才的命運。

說回電影中的軸心人物,小男孩的角色天真無邪、成績不好、頑皮搗蛋,常被師長們拿做跟優秀的哥哥比較。由於家境清貧,一家四口卻只能共享兩個月餅。小男孩不解,明明有多盒的月餅,為何都要當做人情送禮?於是,自己偷偷供一份月餅,後來被發現而遭父親痛打一頓。小男孩哭囔著:“我要吃一盒雙黃月餅”,反映出一顆單純的心靈,只想吃完一盒雙黃月餅的小小心願,就那麼簡單而已。

另外,小男孩每次在街頭溜達時,順手牽羊拿走的東西,其實是暗喻現實生活中被歲月偷走的東西。小男孩化身神偷,偷走電影商品夜光杯(當代的香港電影)、英國國旗(英殖民時期)和孫悟空瓷像(舊社會的民間信仰),最後在哥哥病逝後,把所有偷回來的東西都扔進苦海,包括那個用來扮太空人的玻璃魚缸。


有人批評《歲月神偷》少了香港60年代末影響深遠的六七暴動及文化大革命,並沒有把當時真實的香港社會面貌表現出來。其實這部電影是以片中小男孩的思想角度出發,什麼暴動革命對一個小孩而言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而吃不到一盒雙黃月餅才是最大的遺憾。

整部電影沒有灑狗血的眼淚鼻涕,只有幾滴淡淡的感動和滿滿的感觸,對我來說恰到好處,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香港電影,值得捧場。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