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10

屬於誰的盛夏光年



重溫《盛夏光年》
原著 電影 還有 電影概念小說
感覺不太一樣 卻有著 同樣的感動

N年前 存在電腦檔裡的《盛夏光年》電影概念小說 一直擱著
在一個無聊透頂的夜晚 打開文件夾 咀嚼電腦熒幕上的文字
看完後 整張臉是濕的
除了震撼 還是震撼 就這樣被一段同愛感動

之後的之後 用199台幣買下這本書 用手握著看的感覺真好
一本只有約200頁的書 花了一星期的時間才看完
我看書有個怪癖 每完成一本好看的書都產生一股落寞感
因為不捨得 所以選擇慢慢消化美好的感覺

今夜 跟 N年前一樣
同樣的故事 同樣的感覺
同樣的熟悉 同樣的感動 同樣的滿臉淚痕

作者似乎很喜歡王菲
幾乎每到一個情節都會提及王菲的一首歌或一張專輯
而這些歌我都聽過 那些專輯我都擁有

當初會看《盛夏光年》的原因其實有點庸俗
電影同名主題曲《盛夏光年》是我最愛的五月天演唱
不過 我比較喜歡聽插曲《純真》
那句 “月亮繞地球 地球繞著太陽走”
就像故事中所要表達的
“行星繞著恆星打轉 而彗星只需要負責劃過天際”

《盛夏光年》
兩個男生 和 一個女生 的故事
屬於誰的盛夏? 哪怕是一光年的距離

17.11.10

雨中的等待




雨嘩啦嘩啦的下

獨自在車子裡躲雨

關上引擎

嚼著大大份的馬來式漢堡

聽著手機mp3傳來的音樂

看著車窗外的行人、街道、車子、雨景...

感覺還不錯的等待

那夜~2010.11.15 19.33

14.11.10

No Free Plastic Bag?



在還未有塑膠袋的那個年代,人們都是提著菜籃到巴剎買菜,小販也是利用舊報紙來包裹魚肉蝦菜,要買熟食的話也會自然而然攜帶「碗盞」來盛食物。

在爸媽的那個年代,塑膠袋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東西,直到70年代中旬,檳島的超級市場開始提供免費的塑膠袋,由於當時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到超級市場消費,一般小市民非常難得才獲得一個塑膠袋,將視為寶貝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來。

在塑膠袋已經發展至隨手可得的地步,人們便開始濫用塑膠袋,無論購買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會被裝入一個塑膠袋,塑膠袋的價值也跟著越降越低,有人甚至一拿到手就隨地丟棄,雖然這是個人品德修養及環保意識的問題,但無疑的是,免費得到的東西通常都不被珍惜,尤其是價值低賤的塑膠袋。

當人們開始對環境破壞有所醒覺時,一些先進國家早已拒用塑膠袋,而倡導綠意環境的檳州政府也趁著這股趨勢,於去年7月在州內推行每週一「無塑膠袋日」,成為我國首個落實有關計劃的州屬,之後更將之從1天增加至3天。

接著其他州屬也紛紛加入此行列,貿消部更宣布從明年起,全國各地將實行每週六「無塑膠袋日」,由於日期上的差異,檳州政府乾脆全面在霸市及超市實行,天天都是「無塑膠袋日」。

自有關政策在檳州推行以來,已有超過1年的時間,相信許多人也開始養成自備環保袋出門的習慣,在人民漸漸接受沒有免費塑膠袋提供的日子,塑膠袋廠商也開始慌了,擔心塑膠袋銷售量將會每況愈下。

在廠商極力反對下,州政府也安排與受影響的塑膠袋廠商進行對話。惟,州政府似乎沒有意願取消明年一周7天的「無塑膠袋日」,只是將其名改為「無免費塑膠袋日」。

較後一些廠商也透露,他們早料州政府落實有關政策是勢在必得,當天的對話會也只不過是安撫即將受有關政策影響的廠商而已。

對於「無免費塑膠袋日」帶來種種的負面影響,如塑膠袋工廠的存亡、員工失業及缺乏塑膠袋打包垃圾的問題,尤其是近來出現「塑膠袋是活用石油剩餘價值的好產品,對保護環境有貢獻」的說法,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對我而言,塑膠袋就像鞭炮一樣,以前政府並沒有禁止人民燃放炮竹,直到不斷引起火患事件後才不允許人們燃放鞭炮,有關決定同樣也影響了製造及販賣鞭炮的廠商,難道他們就可以吵吵嚷嚷反對禁放鞭炮?

換言之,「無免費塑膠袋日」也不是一樣嗎?

2.11.10

能力差異兒的天堂



最近因採訪一個節目而接觸到一些先天性患上唐氏綜合症的兒童及中童,在外表上他們的身形較矮小、臉部較寬大、眼睛較細小且眼角向上挑、舌頭較大導致口齒不清,從有關的特徵可分辨出唐氏兒童與一般小孩的差異。

根據《維基百科》指出,唐氏綜合症又稱「先天愚型」,包含一系列遺傳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現象,將導致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及殘疾等高度畸形,估計每660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唐氏兒童。

當天的活動是檳城國州議員夫人協會為檳州唐氏綜合症協會設立玩具圖書館的推介禮,約有數十名唐氏兒童的家長攜帶孩子參與,也讓唐氏兒童有機會接觸人群,在眾人發揮表演的天份。

從現場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攜帶孩子參與該項活動的父母及家長,大部分都是來自中上階級或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此外,筆者之前所採訪過關於能力差異者的活動,其參與者都是一些家境較好的人士。

或許你會納悶,這種現象司空見慣,有錢人比較不愁衣食住行,課餘時間可以參與一些親善活動。不過筆者疑惑,為何只有經濟能力較好的家長,讓家中的能力差異兒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活動,而那些家境困苦又擁有能力差異兒的家庭,不是更需要通過非政府組織的協助,讓孩子擁有一個活動及交流的空間嗎?

檳州唐氏綜合症協會會長沙麗法也曾無奈的表示,該協會擁有230名唐氏兒童註冊,但每次為唐氏兒童主辦活動或開辦興趣班時,卻只有35個家長攜帶孩子參與。

如果說這些活動都需要付錢,對平窮的家庭或許會造成負擔,但有關的活動分文不收,而且贊助商將免費提供食物及飲料,活動時間是也遷就大部分人沒上班的週末或週日,身為能力差異兒父母的還有什麼藉口推搪?

雖然這些活動未必、甚至無法改善能力差異者的殘缺,但至少在心靈上,可以讓他們擁有一個抒發的空間,總好過每天窩在家裡悶悶不樂的虛度。

在唐氏兒童的活動上,看到那些孩子雖然在行為及舉止上表現得有點怪異,有時會默不出聲,有時則突然狂吼,但當他們隨著大夥唱歌跳舞時,臉上的表情是愉快的,身為父母的不是最希望看到孩子打從心裡的快樂嗎?

無論平窮或貴賤,希望天下能力差異兒的父母,能讓鮮少接觸外界的孩子多參與一些公益活動,這對他們來說,也許是一個充滿歡樂的天堂呢。